English

黄河涛动写真情

1998-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贾铁军 王宪举 杨政 我有话说

在阿拉木图拜谢依托夫街与舍甫琴柯路交汇处,一幢陈旧的两层小楼或许很难引起路人的注意,但小楼一层一个简朴的单元却与20世纪中国一个伟大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他就是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50多年前,浪迹哈萨克草原的作曲家就曾在此栖身。今天,正在哈萨克斯坦参加5国会晤的江泽民主席一行来到这里,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起,为冼星海纪念牌举行了庄严的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发表了讲话,江主席说,冼星海是我国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他的名字和创作的歌曲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救国军歌》等是中国人民不朽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作曲家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两年,正是全世界人民奋起反对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岁月,我们为他与哈萨克人民结下的患难友情而深深地感动。冼星海的名字在中哈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也在讲话中盛赞冼星海“为发展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揭牌仪式后,江泽民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陪同下参观了冼星海住过的房间。女主人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娃是冼星海当年的挚友巴赫德让的女儿。她尽其所知,将一段珍贵的历史向江主席娓娓道来,江主席凝神静听,仿佛思绪也飘向了那战乱的岁月。冼星海是1941年在莫斯科学习时,因二战爆发而辗转来到阿拉木图的。特殊的历史环境使他有国难回,有家难归,终日在外飘泊。当时,他曾居无定所,食不饱饥,只有那把小提琴与音乐家相知相伴。是热心的巴赫德让将冼星海领回家中。他腾出自己的铺位,让中国朋友住,又和家人一起用战时那每天600克的面包与星海共渡艰辛,今天的人们或许已难以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600克面包所蕴含的情感与生命价值。也正是哈萨克朋友无私的友情和对祖国、民族的热爱,重燃了青年作曲家那创作的天才之火。

江泽民主席仔细地查看了房内的陈设,时而向巴德甘·拜卡达莫娃询问些什么,时而又问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墙上那幅冼星海年轻时的油画肖像和音乐家本人像不像。最后,江主席索性坐到钢琴旁,熟练地弹奏起《黄水谣》。巴赫德让的妹妹哭了,77岁的老人想起了当年出嫁时冼星海送她的皮箱,她说,冼星海的每一曲音乐作品都是那么感人肺腑,仿佛一下便可打动听者的心。

1942年—1945年,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辉煌。这期间,他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乐《中国狂想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和赞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他还搜集整理了大量哈萨克民间歌曲,并改写成钢琴曲和小提琴曲,为哈萨克民族音乐事业和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斗争奉献了无悔的人生。

早在江泽民主席抵阿前,本报记者曾专门探望过女房东巴德尔干·拜卡达莫娃。她向记者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情节。原来,拜卡达莫娃的母亲是苏联二战时期著名将领潘菲洛夫的女儿。莫斯科保卫战时,潘菲洛夫师28勇士与德军一个坦克师厮杀7天7夜的战历,在反法西斯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曾与冼星海共患难、同战斗的老一代大都已故去”,但战火、音乐、饥饿与友情共存的岁月,为人民间友谊的发展留下了难忘的一笔。所以当江主席将离开故居时,应主人之邀庄重挥毫,在故居留言簿中写道:“忆星海,黄河涛声萦回于耳;话邻邦,友谊之花绚丽夺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